咨詢熱線15716866279
一般根據氣泡的外形尺寸、形狀、分布情況以及氣泡產生的部位和時1司來判斷氣泡產生的原因。由外面帶入的大氣泡和由鐵質所造成的氣泡,比較容易識別,但在許多情況下,判斷氣泡的產生原因還是比較復雜的,因此從分析氣泡的氣體化學組成上研究氣泡的形成過程是十分必要的。例如判斷池爐玻璃中產生的道、工作池、澄清池底部玻璃液流中是否存在所研究的氣泡類型及所含數量多少。能取樣的熔化池可以從熔化池及澄清部位的玻璃液面取樣分析,也可以得出有價值的數據。特別是要檢查氣泡是否在玻璃制品上均勻分布還是只在一定的部位出現。如果氣泡總是只在某一個部位出現,就可判斷為氣泡很可能是在后期產生的,與熔化和澄清劑無關。如氣泡只是在供料機或流料孔或料槽中產生,就不大可能是在熔化池中產生的。最后還要弄清伴隨著氣泡是否還有別的玻璃缺陷,如條紋、節瘤、結石等。另外在判斷時還要細心檢查攪拌器、供料機沖頭或其他機械裝置遺留下來的痕跡。為了解玻璃中發生氣泡的原因,除對原料、耐火材料、熔化條件等進行檢查外,還需要在熔化各階段取出樣品從中分析氣泡的組成。氣相色譜法是玻璃氣泡組成分析的有效手段,利用裝有熱導檢測器的色譜儀,能夠對H2.02·N2、,CO、C02.H20等氣體組分進行定量側九。怉徑顯微測量法比較適應于中小型玻璃廠采用。此法是將帶有氣泡的玻璃試樣研磨至氣泡壁厚達0.5mm以下,然后將試樣浸人盛甘油的器皿中,用鋼針刺穿氣泡壁,讓氣泡內氣體轉人甘油內。由于甘油黏度較大,氣泡在其中可緩緩浮起,器皿內預先設置一蓋板,氣泡即上升黏附在蓋板下方。在顯微鏡下測量氣泡的原始直徑,此后逐步分別將氣泡轉移人吸收劑中,待吸收完畢后,再測量氣泡直徑。根據氣泡的原始直徑和每次用吸收劑處理后的直徑之比,即可算出氣體混合物中各組分所含的量。吸收劑吸收后,剩余氣體作為N2計算。